該評估是業界公認最權威的IT技術廠商評價體系之一,Forrester從產品和戰略共30個維度對全球主要公有云廠商全面評估,基于量化得分將廠商劃分至領導者、強勁表現者和競爭者。
在量化評分中,阿里云在共30個打分項中有17項為最高分。在戰略維度得分上升至全球第二。
報告評估——
戰略
阿里云通過自研AI模型與無服務器架構持續創新,將AI技術應用于商業應用中。其在亞太地區的AI合規和云原生基礎設施能力顯著,為當地企業提供了強大支持。
能力
阿里云的核心優勢包括廣泛的基礎模型選擇和“模型即服務”(Model-as-a-Service)功能,為中國企業提供了AI部署的強大資源庫。此外,其數據與分析服務表現尤為突出。
客戶反饋
用戶對阿里云在中國市場的靈活性給予高度評價。
報告認為,全球云計算市場的競爭重點正在從基礎設施轉向AI能力建設。公有云平臺的核心能力既包括超大規模計算能力,也具備了廣泛且即將全面普及的AI能力。由于云和AI戰略不可分割,許多企業正在從本地IT遷移至公有云平臺,未來遷移量將繼續增長。
云和AI協同發展是阿里云過去一年的基礎戰略。今年云棲大會上,阿里云發布了以AI為中心的全棧AI基礎設施能力升級。基于基礎設施全棧優化,阿里云將模型連續訓練有效時長大于99%,模型算力利用率提升20%以上。同時,進一步降低模型服務價格,“通義千問”API調用價格一年下降97%,百萬token調用花費最低已經降到了3毛錢。
同時,AI創新持續驅動行業增長。阿里云最新財報顯示,公共云收入持續實現雙位數增長,AI相關產品收入持續五個季度三位數增長。小紅書、漢堡王、三得利等企業持續遷移上云。小鵬汽車等進一步加大AI計算使用量,加速模型創新。OPPO、創維酷開也紛紛接入通義大模型,并帶動更多云上資源的使用。中國石化最近宣布充電樁都跑在阿里云上,實現“全國一張網”。